今年来,泰宁县坚持党建引领,注重抓队伍、抓产业、抓管理、抓机制,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,切实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乡村振兴。 抓队伍,强基础 实施“村干部素质提升计划”,县、乡累计举办村(社区)“两委”干部培训班12期、780余人次,引导14名村党支部书记、23名村“两委”成员报名参加学历提升教育。全面推行“导师帮带制”,选拔196名老支书、老乡镇、老先进等作为帮带“导师”,每季度举办1次“书记交流会”,采取乡镇党委书记和村党组织书记共谋发展思路、各村党组织书记现场碰撞工作思路、离任村党组织书记分享经验等方式,“面对面、手把手”传授工作方法和经验。常态化推行“人才回引”,开展“金湖头雁”行动,建立340余名在外优秀人才台账,聘任8名四级调研员返村担任乡村振兴指导员。 ?泰宁县新桥乡党委设立导师帮带工作室 抓产业,强动力 持续深化“跨村联建”党建模式,采取村村联、村企联、强强联、强弱联等方式,组建12个联村党组织,覆盖51个行政村,通过“支部+支部”抱团发展、“支部+合作社”联动发展、“支部+企业”结对发展等方式,因地制宜实行了党建联盟、多村捆绑、村企共建等联建机制,实现联建各村抱团聚力、共促发展。 比如,梅口乡成立金湖联村党总支,联合大金湖渔业、大金湖航运集团公司党支部组建党建联盟,持续发展壮大“渔业、游船、民宿”三大产业,带动联村村财每村年增收6万余元,创造就业岗位100多个。又如,朱口镇以王坑村为联建主村,与临近的石辋、寨色、赤坑等村组建联合党总支,探索推行“党总支+合作社+农户”发展模式,抱团推进小籽花生、黑籽花生、麻面南瓜等特色农副产品种植,做强做优富硒品牌效应。
抓管理,强环境 实施“五心工程”深化抓党建促乡村治理,建立健全“乡(镇)党委—村党支部—网格(村民小组)党小组—党员联系户”的四级管理服务体系,96名乡(镇)班子成员包村、540余名村干部包片、4180余名党员联户,推动党建组织体系和乡村治理体系有效融合。聚焦破解集镇聚居矛盾、管理难等问题短板,探索推行矛盾纠纷区域联调联解机制,推动问题化解方式从“单枪匹马”到“共同作战”转变。比如,大田乡瑞田联合党总支探索区域联合治理新路径,组建联村调解员队伍,在集镇红军桥廊亭设立说理亭,调解居民矛盾,并对村民及辖区企业进行定期联合走访,今年已摸排化解各类矛盾隐患11起。 ?泰宁县大田乡在集镇红军桥廊亭设立说理亭 抓机制,强保障 实施“村书记领办党建项目”行动,推动村党组织书记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、培养优秀年轻后备干部、提升乡村治理等方面领办党建项目136个。健全常态化驻村帮扶工作机制,建立各村“短板弱项+发展方向+帮扶部门”台账,安排97个县直部门挂包全县111个行政村,选派29名优秀干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或工作队员,下沉党员干部2800余人次,帮助解决农产品销售、就业、子女就学等民生问题570余件。调整提高村干部待遇报酬标准,健全离任村主干生活补助正常增长机制,实行“月晒、季比、年评”考核工作机制,全覆盖开展村干部履职情况综合分析,掌握疫情防控、乡村振兴等工作中表现优秀的村干部12名。 |